被家养犬咬伤后,第一时间应挤压伤口排毒、彻底冲洗消毒,并根据咬伤程度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需按暴露等级规范处理,避免狂犬病及细菌感染风险。
-
立即挤压伤口
用双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排出污血,但避免用嘴吸吮。贯穿性伤口需扩大创面冲洗,确保污染物清除。 -
彻底冲洗消毒
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深部伤口可用注射器灌注冲洗。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抑制病毒和细菌。 -
分级医学处置
轻微无出血的抓伤(Ⅱ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贯穿伤或黏膜污染(Ⅲ级暴露)需加注免疫球蛋白。头面部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按Ⅲ级处理。 -
避免错误操作
不包扎、不涂软膏,保持伤口开放。忌用粉剂或缝合(除大血管损伤需专业处理),以免病毒滞留。 -
后续接种与监测
疫苗需按“5针法”或“2-1-1”程序完成全程接种。若出现红肿、化脓等感染迹象,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及时规范处理可降低99%的狂犬病风险,但若延误数日,仍应补种疫苗。务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完成暴露后处置,切勿因宠物接种记录而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