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需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也不能大意。伤口处理包括冲洗、消毒和暴露,并根据咬伤程度选择是否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
伤口紧急处理
挤压伤口排血后,用20%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禁用嘴吸污血。冲洗后以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或涂抹软膏,保持伤口暴露以利于排毒。 -
分级处置与疫苗接种
- Ⅱ级暴露(无出血的轻微抓咬):清洗消毒后,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如5针法或“2-1-1”法)。
- Ⅲ级暴露(贯穿性伤口或黏膜污染):除疫苗外,还需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中和病毒。
疫苗接种越早越好,超过48小时仍建议补种。
-
警惕混合感染风险
犬咬伤可能携带巴斯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若伤口红肿流脓需及时就医,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更谨慎。 -
后续观察与就医
接种疫苗后监测身体状况,如发热或伤口恶化应立即复诊。即使宠物健康,狂犬病潜伏期长,不可心存侥幸。
总结:被家养犬咬伤后,规范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同时需防范细菌感染。文明养犬、定期为宠物免疫可从根本上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