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伤后出现肿胀确实存在感染风险,需立即清洗伤口并就医评估。关键风险包括细菌感染、狂犬病暴露及过敏反应,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犬只或伤口较深时,感染概率显著增加。
肿胀可能是以下三种情况的信号:
- 细菌感染:犬类口腔携带多种细菌(如巴斯德菌、葡萄球菌),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或渗脓需抗生素治疗。
- 狂犬病暴露:若犬只未接种疫苗,肿胀伴随发热、恐水等症状需紧急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 过敏或组织损伤:对犬唾液过敏或皮下淤血也可能引发肿胀,但需医生排除感染可能。
处理步骤分四阶段:
- 紧急处理: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减少病毒和细菌残留。
- 医疗干预:医生会清创消毒,根据伤口深度决定是否缝合,并接种破伤风及狂犬疫苗。
- 观察期:72小时内监测肿胀是否扩散或发热,感染迹象需调整治疗方案。
- 特殊人群:儿童、老人或免疫缺陷者更易感染,需加强护理和复诊。
提示:即使轻微肿胀也不可轻视,狂犬病潜伏期长且致死率高,务必24小时内就医。同时记录犬只疫苗接种状态,协助医生判断风险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