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伤后若出现肿胀,可能引发感染、狂犬病风险或局部功能障碍,需及时处理伤口并就医评估。以下是具体后遗症及应对措施:
-
感染风险
肿胀常伴随细菌感染,表现为发红、化脓或发热。狗的唾液含有多种微生物,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涂抹抗生素药膏。若肿胀持续扩大或出现发热,提示感染加重,需就医使用口服抗生素。 -
狂犬病暴露可能
若犬只未接种疫苗,肿胀伤口可能暴露于狂犬病毒。症状初期类似流感,后期出现恐水、痉挛等神经症状,致死率近100%。建议24小时内接种疫苗,并配合免疫球蛋白注射。 -
局部组织损伤
咬伤深度较大时,肿胀可能伴随肌腱或神经损伤,导致活动受限或慢性疼痛。需通过影像检查评估损伤程度,必要时进行清创缝合或康复训练。
提示:无论犬只大小,咬伤后肿胀均不可轻视。及时清洁伤口、记录犬只信息并接种疫苗是预防严重后遗症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