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肿胀需立即采取三步核心措施:彻底清洗伤口、及时消毒并尽快就医评估狂犬病风险。小型犬咬伤虽伤口较小,但肿胀可能提示感染或过敏反应,不可忽视潜在风险。
-
紧急伤口处理: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尽可能清除唾液和污染物。若伤口较深,可轻轻挤压周围组织帮助排出污血,但避免用力过度导致二次损伤。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覆盖无菌纱布保护。
-
医疗干预必要性:即使小型犬已接种疫苗,仍需24小时内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深度决定是否缝合,并注射破伤风疫苗。若犬只疫苗史不明,需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狂犬病致死率近100%,绝不能存侥幸心理。
-
居家护理与观察: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沾水或抓挠。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需遵医嘱,若出现红肿扩散、发热或脓液,提示感染加重,需复诊。饮食上忌辛辣、酒精及刺激性食物,减少炎症反应。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孕妇或免疫缺陷者被咬后更易感染,需加强监测。若犬只有异常行为(如流涎、攻击性),应立即上报疾控部门追踪犬只健康状况。
提示:日常与宠物互动需避免直接用手逗弄,尤其幼犬换牙期易误伤。若家中饲养小型犬,确保定期接种疫苗并修剪指甲,从源头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