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若出现肿胀,需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处理法,关键措施包括彻底清洗伤口、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并密切观察感染迹象。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
-
紧急冲洗伤口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确保清除犬只唾液和污染物。冲洗后以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或缝合,保持伤口暴露。 -
医疗干预不可拖延
无论伤口大小,24小时内必须就医评估。医生可能建议注射狂犬病疫苗(高危情况需加注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抗毒素。若幼犬未接种疫苗或健康状况不明,需按最高暴露等级处理。 -
肿胀与感染控制
初期用冰敷缓解肿胀(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避免抓挠。若出现红肿加剧、发热或渗液,需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并复诊。饮食忌辛辣、酒精及刺激性饮料。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儿童或免疫缺陷者被咬后,即使表皮未破也需就医。皮下淤血时需冷敷观察,若48小时内无缓解或出现皮肤发热,需排除深层组织感染。
总结:小型犬咬伤后肿胀可能隐藏感染或狂犬病风险,自行处理仅为应急措施,核心仍依赖专业医疗评估。养犬家庭应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并学习基础伤口处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