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了即使没伤口,仍存在感染狂犬病病毒、细菌感染及心理创伤的风险,需立即冲洗消毒并就医评估。
-
狂犬病风险:家养犬若未接种疫苗或携带病毒,其唾液可能通过肉眼不可见的微小伤口侵入人体。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潜伏期可达数月,发病后无特效治疗。
-
细菌感染隐患:犬口腔含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易引发局部红肿、化脓,甚至败血症。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或淋巴肿大。
-
心理影响:被咬经历可能导致持续恐惧、焦虑,部分人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尤其儿童可能出现长期心理阴影。
-
正确处理步骤:
- 冲洗消毒:立即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
- 就医评估: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
- 观察犬只:10天内若犬只健康存活,可降低狂犬病风险,但仍需监测自身症状。
总结:无伤口≠无风险,及时规范处理是关键。养犬家庭应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嬉戏过激,同时学习急救措施以降低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