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天气心血管疾病加重是正常现象,主要与寒冷引起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以及心脏负荷加大有关,尤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病患者风险更高。
-
血管收缩与血压波动:低温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外周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但这一过程会直接升高血压。若血管弹性较差(如动脉硬化患者),血压剧烈波动易诱发心绞痛或脑出血。
-
血液黏稠度增加:寒冷环境下,人体出汗减少且水分摄入不足,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低温会激活血小板聚集,进一步增加心梗或脑梗风险。
-
心脏负荷加重:为维持体温,心脏需加速泵血,心率加快可能导致心肌缺氧。若已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寒冷可能直接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
合并感染风险:湿冷天气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炎症反应会加剧血管内皮损伤,间接促进心血管事件发生。
湿冷天气确实是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推手”,患者需加强保暖、适度补水并避免晨间剧烈活动,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