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需严防“病从口入”,关键措施包括:饮用安全水源、避免食用受污染食物、加强个人卫生、及时处理积水和环境消毒。高温高湿环境易滋生细菌病毒,雨水污染水源和食物会增加急性胃肠炎、腹泻等风险,以下分点详解防护要点:
-
严格保证饮水安全
不喝生水或来源不明的水,洪水可能携带动物粪便、化学污染物,煮沸或选择瓶装水最安全。装水容器需清洁消毒,避免二次污染。 -
食品卫生“四要七不要”
四要:食物煮熟煮透、生熟分开存放、餐具消毒后使用、进食前彻底洗手;七不要:不吃水淹/变质/死因不明动物/野生蘑菇/隔夜剩菜/生冷食物/未洗净蔬果。特别注意冰箱停电后食物可能变质,需丢弃处理。 -
个人防护与环境卫生
蹚水后及时用肥皂清洗手脚,避免细菌感染;居家进水后需彻底消毒,清除淤泥垃圾,防止蚊蝇滋生。厨房、卫生间重点清洁,被污水浸泡的厨具煮沸15分钟以上消毒。 -
饮食调理增强抵抗力
减少辛辣、油腻等“湿热”食物(如烧烤、油炸食品),多吃薏仁、冬瓜、鲫鱼等利湿食材。避免淋雨受凉,适当增添衣物防感冒。 -
症状应对与就医提示
若出现呕吐、腹泻或发热,不盲目服用止泻药或抗生素,轻度脱水可补充糖盐水,严重者需及时就医。洪涝后警惕群体性肠道传染病,配合社区防疫措施。
总结:雷暴雨后肠胃防护核心是“清洁+安全”,从水源、食物到环境层层把关,同时关注身体信号,科学应对不适。特殊时期更需提高警惕,避免因疏忽引发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