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挠伤后,建议立即就医,尤其是当伤口较深、出血或无法确认狗是否接种过狂犬疫苗时。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及时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
-
评估伤口严重程度
若皮肤仅轻微破损且未出血,可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并涂抹碘伏消毒。但若伤口较深、出血或位于头面部(接近中枢神经),必须第一时间就医,避免病毒快速扩散。 -
狂犬病暴露风险等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被未接种疫苗或来历不明的狗挠伤属于Ⅱ级(破损皮肤未出血)或Ⅲ级(出血或黏膜接触)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Ⅲ级暴露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时间紧迫性
狂犬病毒潜伏期通常1—3个月,但一旦出现症状则无药可治。疫苗需在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拖延可能降低保护率。即使事后确认狗未携带病毒,也可终止后续疫苗注射,但不可冒险等待。 -
其他感染风险
狗爪可能携带破伤风杆菌或其他细菌,尤其是锈蚀物品造成的复合伤。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是否需打破伤风针或抗生素。
总结:安全起见,被陌生狗挠伤后应默认按最高风险处理,尽快就医并全程接种疫苗。日常避免接触流浪动物,教育儿童不随意逗弄不明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