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了轻微出血,可能引发狂犬病等严重后果,需要立即清洗伤口并接种疫苗。虽然伤口看似不严重,但狂犬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一旦发病致死率接近100%,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
感染风险
即使伤口较小,狗的唾液仍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破伤风杆菌或其他病原体。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早期可能无症状,但发病后几乎无法治愈。 -
伤口处理步骤
-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减少病毒残留。
-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避免包扎过紧以防厌氧菌滋生。
- 尽快前往医院,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缝合或进一步处理。
-
疫苗接种必要性
- 若无法确认狗是否接种过狂犬疫苗,需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一般5针)。
- 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可能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破伤风疫苗也建议补种,尤其超过5年未接种者。
-
后续观察事项
- 尽量捕捉或记住狗的特征,10日内确认其是否存活(健康犬不会传播狂犬病)。
- 接种疫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被动物咬伤后切勿心存侥幸,及时规范的暴露后处置可100%预防狂犬病。即使出血量少,也应在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同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