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伤后出现肿胀,需立即采取三步关键措施:彻底清洗消毒伤口、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密切观察感染迹象。 肿胀可能是感染或狂犬病早期信号,不可拖延处理,尤其是深伤口或免疫低下者需额外医疗干预。
-
紧急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层伤口需配合双氧水清洁。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避免沾水或抓挠。若出血不止或伤口极深,需就医清创缝合。 -
医疗干预优先级
无论狗是否携带狂犬病毒,必须24小时内接种疫苗(通常需连续注射5针)。医生会根据伤情追加破伤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调整用药方案。 -
肿胀与感染控制
48小时内冰敷肿胀处(每次15分钟,每日3-4次),口服布洛芬可缓解疼痛。若出现化脓、发热或红肿扩散,需抗生素治疗。记录体温和伤口变化,每日拍照便于医生评估。 -
风险期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期间禁酒、辛辣饮食及剧烈运动。狂犬病潜伏期可能长达数月,若出现恐水、痉挛等症状需立即抢救。同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备动物袭击事件。
提示: 流浪动物咬伤后切勿存侥幸心理,即使伤口轻微也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保留就诊记录以备保险理赔,并检查宠物狗主人的免疫证明(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