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了之后出现肿胀,必须尽快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而疫苗接种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关键点包括:暴露后处置的黄金时间、伤口处理优先级、疫苗与免疫球蛋白的联合使用。
-
暴露后处置的黄金时间
狂犬病毒通过神经向中枢系统扩散,接种疫苗需争分夺秒。建议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拖延可能导致免疫失败。即使伤口轻微或狗后续未发病,也不能存侥幸心理。 -
伤口处理比疫苗更优先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若肿胀明显,避免挤压或包扎,保持开放状态。未彻底清洁的伤口可能加速病毒侵入。 -
疫苗与免疫球蛋白的联合防护
三级暴露(如出血、肿胀)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直接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以中和病毒。疫苗需按程序完成5针(或4针法),任意中断都可能导致免疫空白。
总结:肿胀提示可能存在病毒活跃侵入,必须全程规范接种。即使事后发现狗已接种疫苗,仍建议完成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代价无人能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