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了之后肿了,必须及时打针! 伤口肿胀是典型的感染或狂犬病病毒入侵的征兆,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且潜伏期可能短至几天。即使伤口轻微,未接种疫苗的暴露后处置风险极高,务必24小时内就医处理。
关键风险与应对措施
-
狂犬病病毒威胁
病毒通过唾液经伤口侵入神经系统,发病后无药可治。肿胀可能预示病毒活跃,暴露后需立即清洗伤口15分钟,并接种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三级暴露)。 -
细菌感染风险
狗咬伤常携带破伤风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肿胀伴随红肿热痛需抗生素治疗,拖延可能导致败血症或组织坏死。 -
潜伏期误区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但极少数病例短至一周。不能以“狗看似健康”或“伤口小”为理由拒接疫苗,无症状动物也可能传播病毒。 -
疫苗接种时效
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超过48小时仍可补种但风险递增。全程需接种4-5针,遗漏任一针均需重新计算疗程。
紧急处理步骤
- 立即挤压伤口排血,用肥皂水交替冲洗15分钟;
- 碘伏消毒并保持伤口开放,避免包扎;
- 就近前往狂犬病处置门诊,记录狗的特征协助追踪。
切记:肿胀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侥幸心理等同于赌命! 即使狗后续确认健康,暴露后预防治疗也不可逆,生命安全远高于成本或繁琐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