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中遭遇抽搐时,应立即确保环境安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二次伤害,并根据病因采取降温、抗惊厥药物或心肺复苏等措施。若由雷电击伤引发,需优先处理电击伤并紧急送医。
-
紧急处理与环境安全:迅速将患者移至安全处,避开雷雨危险区域。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异物,头部偏向一侧防止窒息。若抽搐伴随高热(如热性惊厥),需用湿毛巾物理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
-
控制抽搐发作:若抽搐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可能为癫痫持续状态,需立即就医。途中可尝试用软物垫住患者牙齿防咬伤,但避免强行按压肢体。雷电击伤导致的抽搐可能伴随心脏骤停,需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和人工呼吸(30:2比例),直至专业救援到达。
-
病因针对性治疗:
- 电击伤:检查皮肤烧伤痕迹,用冷水冲洗创面并覆盖清洁敷料。若出现尖叫、痉挛等神经系统症状,需静脉注射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
- 代谢紊乱:雷雨应激可能诱发低血糖或电解质失衡,可口服糖水或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
- 原发性癫痫:若患者有癫痫病史,需尽快服用常规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
-
送医与后续监测:即使抽搐停止,仍需送医排查脑损伤、内脏损伤或心律失常。雷电击伤者需持续监测心电图和肾功能,预防迟发性并发症。
总结:雷暴雨中的抽搐需分秒必争处理,优先保命再查病因。日常应避免雷雨时外出,若遇险情,记住“避、护、救、送”四步原则,减少后遗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