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出血后,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如饮用水)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这是降低狂犬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的关键第一步。若条件允许,应优先使用肥皂水或专业冲洗液,但紧急情况下饮用水冲洗优于不做任何处理。
-
冲洗的核心作用:流动清水能物理冲刷伤口表面的病毒、唾液和污血,减少病毒侵入量。实验表明,及时冲洗可降低50%以上的狂犬病发病风险,即使使用饮用水也比延迟处理更有效。
-
操作要点:冲洗时需用力挤压伤口周围,确保深层污物排出。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灌注冲洗。避免使用静止水(如盆装水),流动水源更利于持续带走污染物。
-
后续步骤:冲洗后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即使已完成冲洗,也不可省略专业医疗处置,因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
-
注意事项:切勿用嘴吸伤口或包扎止血,避免病毒在缺氧环境下繁殖。若仅有饮用水可用,仍应坚持冲洗,再争取其他消毒措施。
预防永远胜于救治,遇到陌生犬只保持警惕,受伤后分秒必争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疫苗,是守护生命的关键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