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到后,第一时间应彻底清洗伤口、及时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同时尽量记录狗的特征。 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但通过科学处理可有效预防,因此快速行动是关键。
-
立即清洗伤口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可能清除狗的唾液和污物。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或干净布条深入冲洗。 -
消毒并简单包扎
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避免使用纱布紧密包裹(开放性伤口需保持透气),防止厌氧菌感染。 -
尽快就医并接种疫苗
即使伤口轻微,也需在24小时内前往医院。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全程接种通常需4-5针,不可中断。 -
记录狗的信息
尽量记住狗的体型、毛色、行为特征,或拍照留存。若为家养犬,可确认其疫苗接种史;若为流浪狗,需向疾控中心报告以便追踪。 -
观察自身与狗的状态
就医后10天内留意狗是否存活(健康犬不带狂犬病毒)。若狗死亡或失踪,需立即补打加强针;自身出现发热、恐水等症状需紧急治疗。
预防永远优于补救——避免接触陌生犬只,教育儿童远离挑衅动物。若意外被咬,冷静执行上述步骤可大幅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