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岁青少年在无明确医嘱的情况下不建议长期或大量食用甘草,可能引发血压升高、低钾血症等健康风险,短期少量食用(如含甘草成分的普通食品)通常相对安全,但需注意潜在过敏或药物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与副作用
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如甘草酸)具有抗炎、止咳等作用,但过量摄入会干扰体内激素平衡,抑制皮质醇代谢,可能影响青少年内分泌发育。部分青少年可能出现浮肿、乏力等低钾症状,长期可能增加心血管负担。
日常摄入场景与替代方案
青少年接触甘草的常见途径包括中药制剂、甘草糖、润喉片等。建议优先选择无甘草配方的止咳糖或含片,通过蜂蜜水、维生素C等替代方案缓解咽喉不适,减少甘草依赖。
家长需关注的细节
若青少年因疾病需使用含甘草药物,应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避免连续服用超过2周。日常需排查零食配料表,控制甘草提取物摄入量(如甘草酸每日不超过200mg)。家族有高血压、肾病病史者更需谨慎。
特殊情况的应对
当青少年出现肌肉酸痛、心悸等异常反应时,应立即停用甘草制品并就医检测电解质。若需长期使用甘草类中药(如调理脾胃),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搭配补钾食物(如香蕉、菠菜)平衡风险。
13-14岁青少年应避免将甘草作为日常保健品,短期药用需严控剂量,家长需主动监测饮食中的甘草含量,出现不适及时干预,优先通过均衡饮食与科学运动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