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五家渠不仅生产水稻,还通过创新技术实现“稻鱼共生”生态模式,亩产高达778公斤,品质优良且节水环保。
-
生态种养结合:五家渠市共青团农场采用“尾水养稻”技术,利用养殖鱼的尾水灌溉稻田,鱼粪作为天然肥料,实现“一田双收”。稻田不施化肥农药,产出绿色无公害大米,同时节约水资源。
-
高产与科技应用:2024年当地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达778.22公斤,计划通过新品种和智能农业技术突破800公斤。智慧农业系统(如无人机巡田、智能水肥一体机)大幅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
地理与气候优势:五家渠地处天山北麓,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稻有机物积累多,口感突出。膜下滴灌技术突破干旱限制,使水稻在盐碱地也能生长。
-
产业拓展潜力:除水稻外,当地结合水产养殖(如鱼菜共生)发展循环农业,未来或探索盐碱地“海水稻”种植,进一步扩大耕地资源。
提示:五家渠水稻产业体现了新疆农业的“逆天改命”,将荒漠变为粮仓,其经验对干旱地区农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