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的杨岁全是一位越战六级伤残退伍军人,曾因战场英勇表现荣立三等功,但退伍后遭遇下岗、医保缺失、维权受阻等困境,甚至因信访被截访、拘留,引发社会对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的关注。
-
战场英雄与战后困境
杨岁全在越战中头部及身体多处受伤,被评定为六级伤残,凭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老山精神荣立战功。退伍后安置的陕西开关厂破产,他与妻子双双下岗,失去生活保障,且因伤残缺乏医保,陷入经济与健康双重危机。 -
维权之路的波折
为争取合法权益,杨岁全多次信访,却遭遇截访、拘留甚至暴力对待。例如,2013年被宝鸡桥南街办人员殴打,2018年在北京被强制带回并非法拘禁。尽管官方否认部分事件,但其遭遇反映了退役军人维权渠道的堵塞与执行漏洞。 -
社会关注与法律行动
杨岁全的案例通过社交媒体曝光后,引发公众对退役军人待遇的讨论。2024年,他因“寻衅滋事”被判不服,委托律师提交刑事再审申请,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凸显制度完善与权益落实的紧迫性。
杨岁全的经历既是个人悲剧,也是退役军人保障体系的缩影,呼吁社会重视英雄暮年的尊严与权益,推动政策落地与制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