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牛肉价格呈现持续下跌趋势,但跌幅收窄且存在区域分化。国内牛肉均价降至54.78元/公斤,同比下跌20.36%,主要受产能过剩、进口冲击及消费疲软影响;而美国牛肉价格逆势上涨至133元/公斤,凸显全球供需差异。饲料成本波动(豆粕环比涨7.27%)与养殖户清退产能或为下半年价格反弹埋下伏笔。
-
国内价格深度回调
河南省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牛肉均价54.78元/公斤,同比暴跌20.36%,连续多季度下行。活牛价格同步下滑至22.76元/公斤,养殖利润压缩加速中小养殖户退出。相比之下,镇安县剔骨牛肉零售价37.97元/500克(约75.94元/公斤),跌幅较缓,反映区域市场供需差异。 -
国际价格倒挂加剧
美国鲜牛肉零售价达133元/公斤,同比显著上涨,而我国进口冷冻牛肉单价仅5.16美元/公斤(约38元/公斤)。进口牛肉占国内消费37.48%,低价冻肉进一步压制国产牛肉价格空间,但高单价冷鲜牛肉进口量有限(7.17万吨),显示品质需求分化。 -
成本端矛盾显现
豆粕价格环比上涨7.27%至3443.33元/吨,玉米、小麦麸同比降幅超5%,饲料成本结构性上涨挤压养殖利润。叠加能繁母牛存栏下降(同比-1.92%),产能清退或导致2025年下半年供应收紧,价格有望温和回升。 -
消费端尚未回暖
尽管低价刺激部分购买(如镇安县牛肉消费量稳中有升),但餐饮业偏好进口冻肉、预制菜需求疲软,导致国产牛肉消费增速(约4%)远低于供给增幅。春节后传统淡季进一步抑制短期价格反弹动能。
当前牛肉市场正处于产能调整关键期,建议消费者关注下半年饲料成本传导及进口政策变化,养殖户需优化存栏结构以应对周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