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
鲜叶采摘与摊晾:
- 采摘标准:春茶或秋茶为主,按等级分采(特级至十级)。
- 摊晾要求:鲜叶均匀铺于竹席,厚度≤15cm,摊晾时间6-8小时,自然失水率10%-15%。
-
杀青工艺:
- 铁锅温度:220℃-260℃,投叶量5-8kg/锅,持续翻炒8-12分钟。
- 滚筒杀青:温度180℃-200℃,转速25-30转/分钟,时长15-20分钟。
- 杀青终点:叶色转暗绿,青草气消失,含水率降至55%-60%。
-
揉捻与解块:
- 揉捻压力:轻揉10分钟→重压15分钟→轻揉5分钟,促进细胞破碎率≥75%。
- 解块筛分:通过机械解块机分离结团茶叶,筛除粗老黄片。
-
日光干燥(毛茶初制):
- 摊晒厚度:≤3cm,日晒时间4-6小时,翻动频率1次/小时。
- 含水率控制:毛茶终含水率≤10%(国标要求)。
-
渥堆发酵(核心工艺):
- 堆高:1.2-1.5m,堆温控制50℃-65℃(国标要求≤65℃)。
- 翻堆周期:7天/次,总发酵周期45-60天,含水率调节至28%-32%。
- 菌群培养: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酵母菌(Saccharomyces)、乳酸菌(Lactobacillus)为主导菌群。
-
翻堆与干燥:
- 潮水比例:按毛茶重量喷洒25%-30%纯净水。
- 干燥方式:发酵结束后采用室内恒温(40℃-45℃)慢烘48小时,终含水率≤12%。
-
筛分与拼配:
- 分级标准:按GB/T 22111分为宫廷、特级、一级至十级。
- 拼配原则:不同等级按比例混合,取长补短,提升口感平衡性。
-
蒸压成型与包装:
- 蒸压参数:蒸汽温度100℃,时间5-8秒,压制压力20-30吨。
- 包装标准:棉纸+笋壳+纸箱三层包装,含水率检测≤10%。
-
成品微生物与感官特征:
- 微生物指标优势菌群:黑曲霉(≥1×10 CFU/g)、酵母菌(≥1×10 CFU/g)。
- 口感特征:汤色红褐明亮,香气陈香显著,带枣香、木香,滋味醇厚滑润,无堆味杂味,回甘持久。
- 理化指标:茶多酚≤15%,水浸出物≥28%。
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不仅融合了传统技艺,还引入了现代标准化管理,确保了茶叶的品质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