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76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中,山东日照10名农民抗震救灾的详细情况,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背景
-
时间与灾害
1976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0级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1.8万人失踪、37万人受伤,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
志愿队组成
10名来自山东日照的农民自发组成救援队,年龄跨度17-60岁,其中5人年龄仅17岁,驾驶一辆农用三轮车,携带50公斤煎饼、白开水、50箱方便面和38箱矿泉水等物资。
二、救援行动
-
启程与困境
他们从山东日照出发,计划3天到达汶川,但途中遭遇多重困难:
-
三轮车无法上高速,需绕道行驶;
-
被交警因人货混装、超载罚款500元并扣车。
-
-
坚持与转机
-
交警了解救灾意图后,不仅未处罚,还垫付罚款并赠予100元;
-
他们沿途接受其他车辆绿色通道通行优惠,保持行进节奏。
-
-
抵达与贡献
经过4天3夜的艰苦跋涉,他们于1976年5月16日抵达汶川,成为第一批到达灾区的救援力量,参与了废墟搜救和临时安置工作。
三、历史意义
-
时间与距离 :
从山东日照到四川汶川全程约3000公里,且需穿越山区和雨季,条件极为艰苦。
-
社会影响 :
他们的行动感动了全国,被称为“史上最牛救援队”,展现了普通民众在灾难中的巨大力量。
-
纪念与传承 :
2008年同名电影《日照好人》以真实事件为蓝本,进一步弘扬了他们的奉献精神。
四、后续与纪念
-
重返灾区 :
2008年后,部分队员重返汶川,看到旧址变迁感慨万千。
-
精神传承 :
他们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成为灾难救援中“朴素感情的本真流露”的典范。
(注:根据权威信息,1976年应为1976年,而非2008年。2008年相关事迹可能被误写为1976年,但核心精神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