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起止时间因划分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一、公历月份划分
-
北半球
多数资料显示,北半球的冬季为 12月、1月、2月 ,这与天文观测中冬至(约12月22日)到次年春分(约3月21日)的时间段相吻合。
-
南半球
南半球的冬季为 6月、7月、8月 ,此时北半球正值夏季。
二、农历月份划分
在中国传统节气中,冬季通常指 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即腊月、腊月、腊月),此时段对应公历的11月下旬至次年1月。
三、其他划分依据
-
天文学定义
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和0°(春分)为分界,北半球冬季为12月至次年2月,南半球为6月至8月。
-
气象学定义
部分资料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作为冬季的判定标准,但此标准因地区差异较大。
四、补充说明
-
节气与月份差异 :公历节气(如立冬、冬至)与公历月份无直接对应关系。例如立冬通常在11月7日左右,但可能跨12月。
-
地域差异 :高纬度地区冬季可能更早开始,低纬度地区则相对温暖,但整体划分以公历12-2月和6-8月为主流标准。
冬季的时间范围需结合半球、划分标准及具体地理位置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