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理坐标范围为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总面积约5.95万平方公里,是科尔沁草原腹地的核心城市。其经纬度跨度大,横跨中温带与半干旱气候区,兼具草原、沙漠、湿地等多样的地貌特征,同时作为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区位优势显著。
-
经纬度范围与地理意义
通辽市地处北纬42°15′至45°41′、东经119°15′至123°43′,这一范围覆盖了内蒙古东部的核心地带。高纬度位置使其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炎热,而东西经度跨度则反映了其连接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西部的重要枢纽作用。 -
地形与气候关联
经纬度位置直接影响通辽的地形分布:北部为大兴安岭南麓余脉(海拔最高1444米),中部为西辽河冲积平原(海拔120~320米),南部为辽西山地边缘。气候呈现典型大陆性季风特征,年均气温7.4℃,降水集中在夏季,年日照时数超2700小时。 -
经济与交通优势
位于东经119°~123°的通辽,周边800公里内有15个百万人口城市,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关键节点。京通、通霍等5条铁路交汇,通满欧国际货运班列由此出发,强化了其东北亚物流中心的地位。 -
生态多样性
北纬42°~45°的纬度带孕育了科尔沁沙地(占全市46%)、疏林草原及湿地等生态系统,罕山吞特尔峰(1444米)作为水源涵养地,凸显了生态屏障功能。
总结:通辽的经纬度不仅定义了其自然地理边界,更塑造了气候、经济与生态的独特性。若计划前往,建议结合其大陆性气候特点选择春秋季出行,并探索科尔沁草原与沙漠交织的独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