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天气特征主要受高原地形和海拔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气候类型
青海属于 高原大陆性气候 ,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
日照与辐射
青海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达2336-3341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辐射总量居中国第二。
-
气温特征
-
冬季 :严寒漫长,1月平均气温-17.4℃至-4.7℃,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下,最低气温常低于-20℃。
-
夏季 :凉爽短促,7月平均气温17.2℃左右,6-8月为雨季,平均最高气温25℃以下,是避暑胜地。
-
春秋两季 :温差大,受戈壁沙尘影响,易出现扬尘天气。
-
二、降水与蒸发
-
降水 :年降水量少且集中,东南部雨水较多(400毫米以上),西部干燥多风,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
-
蒸发 :由于干燥气候,蒸发量较大,年均相对湿度仅50%。
三、季节性变化
-
春季
- 万物复苏,气温回升,但昼夜温差仍较大,多风且干燥。
-
夏季
-
植被茂盛,油菜花海与湖水相映,气候宜人,适合旅游。3. 秋季
-
秋叶金黄,气温转凉,农民收获庄稼,天气晴朗。4. 冬季
-
多雪纷飞,大地银装素裹,部分高海拔地区可达-40℃以下,需防寒防风。
-
四、地域差异
青海地域辽阔,东西部气候差异显著:
-
东部湟水谷地 :年平均气温2-9℃,无霜期100-200天,适合一熟农作物种植。
-
柴达木盆地 :年平均温2-5℃,年降雨量近200毫米,日照超3000小时。
-
高山区 :气温低,年降雨量100-500毫米。
五、气象灾害
主要气象灾害包括干旱、霜冻、雪灾和大风,尤其是高海拔地区需防范冻害。
青海气候以高原大陆性为主,冬冷夏凉、昼夜温差大是其核心特征,同时受地形和海拔影响显著,不同区域存在明显气候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