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倪海厦在《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理论中,对四季作息时间有明确指导,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以养生。具体如下:
一、春季(3月-5月)
-
作息特点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
养生原则 :此时万物复苏,应顺应生长之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生气,以促进肝气生发。
二、夏季(6月-8月)
-
作息特点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
养生原则 :夏季阳气盛,需通过午间小憩和适当运动(如流汗)来调节阳气,避免过度沉溺于阴寒环境。
三、秋季(9月-11月)
-
作息特点 :早睡早起,收敛精神
-
养生原则 :秋季为收敛之季,应减少白天的活动量,早睡早起有助于肺气收敛,避免耗散阳气。
四、冬季(12月-2月)
-
作息特点 :早睡晚起,闭藏身体
-
养生原则 :冬季阳气潜藏,需避免过度运动和出汗,保持温暖,减少欲望以养藏精气。
补充说明
-
季节与情志 :春季宜保持愉悦心情,夏季宜平复肝阳,秋季宜收敛肺气,冬季宜静谧安神。
-
地域差异 :倪海厦强调,无论身处何地,都应遵循四季规律,如阿拉斯加、加州等寒冷地区更需注意闭藏。
-
生理反应 :晨勃、乳房敏感等晨阳反应是正常现象,与季节变化相关。
通过顺应四季作息,可有效调节身体机能,预防疾病。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养生方法,可参考倪海厦的《皇帝内经》图文笔记或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