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解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部队完成,关键亮点包括1950年4月渡海战役、第40军与第43军协同作战、突破“伯陵防线”及5月1日全岛解放。
1. 战役背景与战略部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军队退守海南岛,企图依托薛岳指挥的10万守军及“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长期固守。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受命跨海作战,在邓华、韩先楚等将领指挥下,集结2个军及琼崖纵队,通过多次偷渡积累经验,最终确定大规模强渡方案。
2. 关键战役进程
1950年4月16日,第40军和第43军主力从雷州半岛启航,强渡琼州海峡,次日凌晨在临高角、玉包港等地强行登陆,与琼崖纵队里应外合,迅速突破国民党军防线。至4月23日,解放军攻占海口市,国民党守军溃退。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战役历时56天。
3. 历史意义与影响
海南岛解放粉碎了国民党“划峡而治”的企图,为后续解放沿海岛屿提供实战经验。此役是解放军首次大规模渡海登陆成功战例,标志着华南地区全面解放,同时为琼崖革命根据地23年武装斗争画上胜利句点。
海南岛解放是军事史重要里程碑,其跨海作战经验至今仍具研究价值。关注战役细节可进一步理解解放军早期两栖作战能力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