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被称为“八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综合历史、文化和自然因素:
一、桂树资源丰富
-
自然条件适宜
广西属亚热带气候,山岭连绵,为桂树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尤其是桂东南、桂西地区,桂树多以连片成林的形式存在,形成独特景观。
-
“八”的寓意
“八”并非确数,而是形容桂树数量庞大、枝叶茂盛。古代文献如《山海经》提到“桂林八树”,晋代郭璞、唐代孙绰等文人亦以“八桂森挺”赞颂其壮美。
二、历史因素
-
秦朝郡县制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郡,以当地盛产桂树为命名依据。此后历代首府多设桂林,使“桂”逐渐成为广西的代称。
-
文献记载的演变
晋代《游天台山赋》已有“八桂森挺”之句,唐代韩愈的“苍苍森八桂”进一步确立了这一称谓。明代《大明一统志》将桂州(今桂林)作为郡名,使“八桂”成为官方文书中的固定称谓。
三、文化象征
-
神话传说
传说仙女为赞广西山水,在此洒下八颗桂树,成为民间文化中“八桂”名称的浪漫来源。
-
文人墨客的推崇
自唐代起,文人以“八桂”赞颂广西山水,使其成为文化符号。例如,韩愈的诗句将八桂与湘南山水并称,强化了其文化内涵。
补充说明
广西的简称“桂”源于秦朝桂林郡的设置,而“八桂”则是后世对桂树繁茂景象的概括。两者共同构成广西独特的地域文化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