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春日十首·其八》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作品,全诗如下:
原文
半生名宦是涂颜,菽水当年尚可欢。钟鼎未能光祖妣,牛羊虽美愧杯盘。
五千强诵谁云补,四十无闻得自安。不觉寻春上台榭,东风吹泪落阑干。
注释与赏析
-
前两联 :诗人回顾半生宦海沉浮,虽为官多年却未能光宗耀祖,唯有田园生活(“菽水”)曾带来欢乐,但面对权贵仍感惭愧。
-
中间两联 :表达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即使被万人传诵(“五千强诵”),四十岁仍无闻于世,唯有内心安宁。
-
后两联 :通过“寻春”行为展现其隐士情怀,独自登台赏春却因感伤落泪,烘托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舜俞中年时期,正值其官场失意后转向隐居生活,诗中流露出对田园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功名虚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