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与回归线
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四个重要节点,其定位可通过天文现象和太阳直射点位置来划分:
一、天文划分依据
-
春分与秋分
- 太阳直射赤道(0°纬线),全球昼夜等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 具体时间:每年3月20日或21日(春分),9月22日或23日(秋分)。
-
夏至与冬至
- 夏至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标志着夏季开始。 - 冬至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冬季开始。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
方向与位置 :
春分(3月21日):太阳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极附近开始极昼;
夏至(6月21日):太阳到达北回归线最高点,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秋分(9月23日):太阳返回赤道,北极极昼结束,南极极昼开始;
冬至(12月21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三、补充说明
-
昼夜变化 :
春分后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秋分后则相反。- 地理意义 :
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夏至和冬至时,极昼极夜现象分别出现在北极和南极。
通过以上划分和规律,可以准确确定四季的起始节点及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