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谷、峡谷、宽谷、复式河谷
河谷形态是河流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类方式主要基于形态特征和成因。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的分类体系:
一、按形态特征分类
-
隘谷
由河流下切侵蚀形成,谷坡陡峭或垂直,谷底完全被河床占据,是河谷发育的初期形态。
-
峡谷
下切侵蚀强烈,形成深邃的V形谷坡和稳定的河床,常见于山区河流,如金沙江虎跳涧。
-
宽谷
下切作用减弱,河谷展宽,形成较平缓的谷坡和宽浅的河床,多见于河流中游。
-
复式河谷
由多条河流交汇或分叉形成,形态复杂,兼具峡谷与宽谷特征。
二、按与岩层产状关系分类
-
顺向河谷
与岩层走向一致,形成于岩层倾斜区域,侵蚀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同。
-
次成谷
由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但岩层倾斜角度较小,常见于岩层近水平区域。
-
逆向谷
下切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反,通常形成于岩层倾斜且受挤压变形区域。
-
偶向谷
形成与岩层产状无关,多与地质构造活动(如断层)相关。
三、其他分类维度
-
年龄分类 :幼年谷(发育初期)、壮年谷(侵蚀与堆积平衡)、老年谷(侵蚀为主)。
-
发育阶段 :古河谷(历史时期形成)、谷中谷(侵蚀基准面下降形成)。
四、典型河谷形态演变
-
幼年谷 :以侵蚀为主,形成狭长隘谷,谷坡陡峭。
-
壮年谷 :侵蚀与堆积平衡,形成峡谷或宽谷,谷坡出现阶地。
-
老年谷 :下切强烈,谷坡平缓,形成箱形河谷或曲流河谷。
以上分类体系综合了形态、产状、年龄等多维度特征,有助于全面理解河谷地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