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真迹目前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528.7厘米的超长画卷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
保存地点与历史沿革
该画作自北宋创作后历经多次流转,1948年由解放军干部张克威在长春发现并移交东北博物馆,后调拨至北京故宫博物院永久保存,成为镇馆之宝。 -
文物价值与内容特色
作品采用散点透视法,细腻描绘了800多个人物、牲畜、建筑及交通工具,全面展现了12世纪北宋的社会风貌,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 -
保护与展示现状
北京故宫博物院通过恒温恒湿等专业措施对画作进行保护,并定期限量展出,确保这一国宝级文物得以传承,同时向公众开放观赏。
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清明上河图》的保存与展示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为现代人提供了了解宋代社会的珍贵窗口。参观时建议提前关注故宫特展信息,避免错过难得一见的真迹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