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照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查找差距的个人发言材料,结合相关要求及搜索结果,可参考以下结构进行撰写: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理论学习深度不足
-
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有待提高
对身边干部群众的错误言论未能及时、旗帜鲜明地制止,缺乏政治担当。例如,在处理家长办事咨询时态度不够热情,解释说明不够细致耐心,影响了党员形象。
-
工作作风与群众路线落实不到位
存在满足于现状、推诿扯皮现象,服务群众意识淡薄。如新生学籍注册期间对家长解释工作草率了事,未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创新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不足
工作思路僵化,缺乏创新思维,面对复杂问题(如民族文化保护、治安管理)时缺乏有效解决方案,依赖传统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
-
治疆部署与执行机制存在短板
地方政策执行效果不佳,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支持不足,反恐演练投入不足,民族文化传承体系尚未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有限。
二、原因分析
-
思想认识偏差 :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导致理论素养与实践需求脱节。
-
能力素质短板 :缺乏系统培训,沟通协调能力、业务知识及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
-
机制保障缺失 :地方治理机制不完善,政策执行缺乏有效监督和反馈机制。
三、整改措施
-
加强理论武装
深入学习党章党规,系统研读《准则》《条例》,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理论转化能力,坚持学以致用。
-
提升政治站位
增强政治敏锐性,对错误言论要敢于亮剑,及时纠正。在工作中主动服务群众,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
改进工作作风
坚决克服官僚主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主动深入基层了解需求,提升服务精准性和针对性。
-
增强创新意识
鼓励探索性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差异化治理方案,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
完善治疆机制
科学部署治疆工作,加大政策执行监督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努力将自身工作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度融合,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