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枯白穗主要由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病害导致,针对不同病害,特效药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
纹枯病
- 噻呋酰胺:具有很强的内吸作用,持效期长,混配性好,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对小麦纹枯病防效优异。例如,可选用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进行防治。
- 戊唑醇:能抑制真菌生长,对多种真菌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
- 己唑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能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发展。
- 井冈·蜡芽菌:属于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对小麦纹枯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
全蚀病
- 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能干扰病菌细胞壁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抑制或杀死病菌,对小麦全蚀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硅噻菌胺:主要用于防治由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对小麦全蚀病有效。
- 申嗪霉素:是一种微生物源代谢物农药,对小麦全蚀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根腐病
- 咯菌腈: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能有效防治小麦根腐病,还可兼治小麦雪霉叶枯病、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多种病害。
- 氟酰胺: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对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防效较好。
总的来说,小麦枯白穗的防治关键在于根据具体病害选择合适的特效药,并结合农业栽培措施,综合防控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以确保小麦的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