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暖冬已成定局。
气温偏高,暖冬迹象明显
-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根据气象预测,2025年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尤其是辽宁南部、天津、河北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2°C。
- 极端低温减少:今年冬天,极端低温天气较少,大部分地区没有出现严重的寒潮天气,气温整体偏暖。
- 南方地区气温异常:南方地区如杭州、广州等地,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5℃以上,甚至出现25℃的“冬日高温”,市民短袖出行成为常态。
气候因素助力暖冬
- 副热带高压强势: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并扩张到中东部地区,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导致气温偏高。
- 北极涡旋疲软:北极涡旋活动范围变小,冷空气难以南下,削弱了中国的冷空气供应,导致气温偏高。
- 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是厄尔尼诺消退年,厄尔尼诺现象也对气温产生了影响,使得冬季气温偏高。
暖冬影响与应对
- 农业影响:暖冬对农业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减少了霜冻危害,延长了生长期,降低了能耗;另一方面影响了土壤墒情,可能导致农作物旺长和病虫害爆发。
- 能源与健康:北方供暖需求激增,能源保供压力大;南方空调制冷季延长,用电负荷攀升。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北高南低”特点。
- 应对措施:公众应关注实时天气预报,政策层面应完善极端天气应急预案,长远来看,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生活是缓解气候危机的根本路径。
今年的暖冬已成定局,气温偏高、气候因素助力以及对农业、能源和健康的影响都表明了这一点。我们应积极应对暖冬带来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