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以下是关于立夏时间和来历的详细说明:
一、时间
-
公历时间
约在每年公历5月5日至7日之间,具体时间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45度确定。
-
农历时间
对应农历四月初一前后,因农历为阴阳历,具体日期不固定。
二、来历
-
天文观测基础
立夏的确立基于太阳到达黄经45度的天文现象,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标志着春季结束、夏季开始。
-
古籍记载
《礼记·月令》提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描绘了立夏时节的物候特征。
-
文化内涵
-
季节划分 :立夏是古时干支历中巳月的起始,与立春、立秋、立冬并称“四季四立”。
-
农事活动 :古代帝王会率官迎夏、劝农,民间也有“芒种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强调此时需抓紧播种。
-
物候现象 :青蛙鸣叫、蚯蚓活动、野菜生长等自然现象与立夏节气密切相关。
-
三、补充说明
立夏不仅是自然节律的体现,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如吃立夏饭、斗蛋、称人(预测体重变化)等,这些习俗反映了古人对丰收的祈愿和季节更迭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