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7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突发山洪灾害, 已造成16人死亡、36人失联, 受灾人数达6245人。 灾害由瞬间强降雨引发泥石流与河流改道,2个乡镇6个村严重受损。国家及地方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投入2000余人开展救援,并紧急调拨资金用于抢险救灾。
-
灾害成因与特点
此次山洪由短时超强降雨直接引发,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青山乡39毫米/小时),叠加前期土壤饱和与河道狭窄落差大等因素,形成罕见洪峰(流量激增至每秒100立方米)。泥石流冲毁房屋14栋,致河流改道,灾情迅速升级。 -
救援与应急响应
灾害发生后,青海省启动省级Ⅱ级应急响应,国家减灾委同步启动Ⅲ级救灾响应。应急管理部工作组赶赴现场,协调武警、消防等力量开展拉网式搜救,成功营救20名失联人员。灾区设立2个集中,转移1249名群众,并提供医疗、消杀等保障。 -
灾后恢复与教训
财政部紧急预拨5000万元中央救灾资金,青海省追加1亿元用于重建。灾害暴露了山区河道管理短板,后续需加强预警叫应机制与隐患排查,尤其防范次生灾害。
此次山洪警示极端天气频发下的防灾紧迫性。 公众需关注气象预警,熟悉避险路线,山区居民应避免河道周边建房,政府需强化基础设施抗灾能力与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