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植被以 高山草甸为主 ,其分布和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垂直分布特征,具体如下:
一、植被分布特征
-
垂直分布带谱
西藏植被呈“准平原式”垂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森林(暗针叶林、亮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甸(高寒草甸、高山灌丛草甸)→草原→荒漠。这种分布格局与高原隆升和季风影响密切相关。
-
海拔差异
-
4500-5500米 :高山带,植被稀疏,以垫状植物(如红景天、凤毛菊)为主;
-
4600-4800米 :高寒草甸带,分布高山灌丛草甸,伴生矮生蒿草、报春草等;
-
4000-4600米 :高山草原带,以紫花针茅为主;
-
4200米以下 :东南部为森林分布。
-
二、主要植被类型
-
高寒稀疏垫状植被
- 适应极端环境,覆盖度极低,常见于珠穆朗玛峰等高山区域。
-
高寒草甸植被
- 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覆盖度70-95%,伴生矮生蒿草、华扁穗草等。
-
高山灌丛草甸植被
- 灌木层以雪层杜鹃、高山柳为主,草本植物以高山蒿草、垂穗披碱草为主。
-
高山草原植被
- 以紫花针茅、早熟禾为主,是重要牧区。
三、植被分布规律
-
东南部 :受西南季风影响,森林分布广泛,植被较茂密;
-
西北部 :气候干燥,草原和荒漠植被为主。
四、特殊生态问题
-
高山带植被受冻土和土壤贫瘠限制,生态恢复难度大;
-
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对草甸植被构成威胁。
西藏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兼具垂直分布特征和地带性规律,是高原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