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3毫米,较常年偏少16.8%。
降水量分布
-
地域分布:
- 云南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实测年降水量在247.0~3846.5毫米之间。
- 年降水量2500毫米以上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高黎贡山、怒山山脉地区及西部、南部国境线一带。
- 怒江州年降水量最大,为1960.9毫米;昆明市最小,为664.1毫米。
-
季节分布:
- 云南省降水在季节上分配不均,干湿季节分明。
- 湿季(雨季)为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其中6月至8月最为集中。
- 干季(旱季)为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占全年的15%左右。
降水量变化
-
长期趋势:
- 1954-2014年间,云南省年降水量总体以8.1 mm/10 a的速率减少,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减少趋势。
-
年度变化:
- 2023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050.3毫米,较常年偏少16.8%。
- 2024年,云南多地已发布干旱预警,部分地区湿度极低,农田受灾面积可达3016.4万亩。
影响因素
-
气候特征:
- 云南属于季风气候,冬季易受干燥气流影响,导致冬春季节缺水严重,年均降水的80%集中在夏秋季节。
-
地形地貌:
- 云南的地形多山,高海拔对水汽输送造成阻碍,导致长时间的干旱天气。
- 喀斯特地貌使得降水难以有效储存,造成水资源的快速流失。
-
社会经济因素:
- 云南的农业以烟草等经济作物为主,习惯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了水资源的高消耗。
应对措施
-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提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引水灌溉工程等,成为当务之急。
-
节水灌溉技术:
-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
-
植被恢复与管理:
- 恢复和保护植被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在抗旱情况下,保持地表植物能够增加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
通过这些措施,云南的抗旱之路或许能够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