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田秋是明代推动贵州科举独立开科的教育先驱,被誉为“贵州科举教育之父”。他以《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促成贵州首设乡试考场,结束学子千里赴滇应试的困境;首创“卷田”制度免除考生试卷费,成为全国唯一科举不收费省份;兴办务川、安顺、印江官学,奠定贵州教育基础。其清廉敢谏、兴教泽民的生平,至今被贵州文化界尊崇。
分点论述:
- 科举破局:田秋亲历贵州学子赴云南科考的艰辛,1530年上奏朝廷,力陈“盛夏瘴毒、贫寒者无力应试”等现实,终获嘉靖帝批准。1537年贵州首次独立开科,解额25名,明代后期进士数量增长150%,实现“人才直追中原”。
- 制度创新:为解决贫困学子负担,田秋捐资并倡议乡绅购置“卷田”,以田租支付科举试卷费用。此制延续368年,使贵州成为明清唯一科举免试卷费省份,累计培养进士700余名、举人6000余名。
- 教育拓荒:除推动科举,田秋奏请建立务川、安顺、印江三地官学,并辞官后在家乡办学讲学。其《西麓训子》强调“谨身节用,忠君爱民”,影响后世学风。
- 文化符号:田秋手书“黔中砥柱”石刻(现存德江乌江畔)成为精神象征,万历年间贵阳设其牌位,考生敬香感恩。现代思南建有田秋小学、文化园,其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总结提示:田秋的贡献超越科举本身,是贵州文教从“未化”到“比肩中州”的关键推手。了解这位先贤,可深入思南田秋纪念馆或查阅《西麓奏议》,感受其“以教兴黔”的深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