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初期的疹子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溃疡(硬下疳)或全身性梅毒疹,具体形态因病程阶段而异。硬下疳多为单个圆形溃疡,边缘整齐、基底坚硬;二期梅毒疹则可能呈现红斑、丘疹、脓疱或掌趾部位脱屑性斑疹,不伴瘙痒但传染性极强。
- 一期梅毒疹(硬下疳):感染后2-4周出现,初期为小斑疹或丘疹,逐渐发展为无痛性溃疡,表面清洁,可能伴有浆液性分泌物。常见于生殖器、口腔或直肠周围,腹股沟淋巴结可能肿大。
- 二期梅毒疹:感染后3-6个月发生,皮疹形态多样,包括斑疹(类似玫瑰糠疹)、丘疹(表面脱屑或结痂)、脓疱(潮红基底伴溃疡)或掌趾部位浸润性斑丘疹。皮疹泛发全身,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
- 早期潜伏梅毒:无明显皮疹,仅血清学检测阳性,但若不治疗可能进展为严重晚期梅毒。
若出现上述皮疹或高危性行为史,务必及时就医检测。梅毒早期治疗可完全治愈,拖延可能导致不可逆器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