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之后的节气是霜降,这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关键节点,标志着气温骤降、初霜出现。此时昼夜温差达到全年最大,北方进入深秋尾声,南方秋意更浓,农事活动也进入收尾阶段。
寒露与霜降的时序关系由太阳黄经位置决定。寒露到达黄经195°,而霜降则出现在黄经210°,两者间隔约15天。从气候特征看,寒露是“露水转寒”,霜降则是“露水成霜”,民间“露水先白而后寒”的谚语清晰体现了这一递进规律。
白露、寒露、霜降三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白露在9月上旬(秋季第三个月),寒露在10月上旬(秋季第五个月),霜降则在10月下旬;二是气候上,白露象征暑热结束,寒露代表凉转寒,霜降则预示寒冷加剧;三是物候特征上,白露的露珠晶莹,寒露的露水带寒,霜降则出现白色冰晶。
此时节需注意三个生活要点:一是防寒保暖,尤其防范心脑血管疾病;二是饮食宜温补,可多食栗子、南瓜等应季食材;三是抓住秋景尾声,北方赏红叶,南方观残荷。农谚“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也提醒着冬小麦播种的最后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