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糖的种类:区分添加糖(如蔗糖、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与天然碳水化合物及天然水果中的糖。断糖主要是减少添加糖摄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建议,成年人和儿童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应超过 50 克,尽量控制在 25 克以下。
- 把控食物选择:
- 拒绝高糖食品:像蜜饯、糕点、饼干、巧克力、冰淇淋这类高糖包装食品,要尽量少吃。
- 选择低糖或无糖食品:依据国标,每 100 克或 100 毫升食品中添加糖含量低于 5 克可标注 “低糖食品”,低于 0.5 克可标注 “不含糖” 或 “无糖”。但要留意,含有较多麦芽糊精等物质的 “无糖” 食品,也不宜购买。
- 参考配料表:选择同类含糖产品时,参考糖在配料表中的排位,排位越靠后,糖含量越低。
- 优化烹饪方式:烹饪时逐渐减少糖的用量,少用红烧、糖醋等做法。外出就餐或点外卖时,少选拔丝类、糖醋类和甜汤等含糖多的菜品。
- 杜绝含糖饮料:含糖饮料指含糖量在 5% 以上的饮品,要尽量避免饮用,建议选择无糖(每 100 毫升饮料中含糖量低于 0.5 克)和低糖(每 100 毫升饮料中含糖量低于 5 克)饮品。
- 规划控糖食谱:遵循 “低 GI 慢碳 + 高蛋白 + 纤维维生素炸弹 + 优质脂肪” 的饮食公式。
- 低 GI 主食:可选择甜玉米、紫薯、燕麦、荞麦面等,避免精米白面、糯米制品、即食麦片。
- 高蛋白食物:动物类如鸡胸肉、虾、三文鱼、鸡蛋;植物类如嫩豆腐、鹰嘴豆、无糖豆浆等。烹饪方式上,清蒸>烤>少油煎炒。
- 纤维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芦笋、羽衣甘蓝;低糖水果如蓝莓、柚子、草莓、猕猴桃等。菌菇类富含膳食纤维,建议每周吃 3 次。
- 优质脂肪:可从原味杏仁、南瓜籽、腰果等坚果,特级初榨橄榄油、牛油果油等油脂,以及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每周 2 次为佳)中获取。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比如对某些食物的含糖量拿不准,或是不清楚怎么把这些原则融入日常饮食,都可以随时问我,我很乐意帮你进一步优化控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