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阳家的著作,综合历史记载和学术研究,可归纳为以下核心文献及相关作品:
一、经典理论著作
-
《邹子》
邹衍所著,系统阐述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五德终始说”,认为王朝更替与五行相生相关。
-
《乘丘子》
与《邹子》并称“邹奭二书”,进一步发展阴阳五行理论,但具体内容已失传。
-
《吕氏春秋》
收录《邹衍》思想,强调阴阳消息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
《淮南子》
采用阴阳五行框架解释自然现象,包含《齐俗训》等篇章。
-
《春秋繁露》
西汉董仲舒所著,融合阴阳五行与儒家思想,提出“天人感应”理论。
二、天文历法类
-
《礼记·月令》
记载古代天文观测与季节、人事对应关系,被学者视为阴阳家早期作品。
-
《管子》
包含阴阳家思想,涉及天文、气象、地理等多方面内容。
三、地理学说
-
《禹贡》
《尚书》中的九州划分理论,为阴阳家“大九州”说提供基础。
-
《淮南子·齐俗训》
提出“中国为赤县神州,内有小九州,外为大九州”地理观。
四、其他相关作品
-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叙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的天文、历法改革,包含阴阳家思想。
-
《汉书·艺文志》
记录阴阳家著作二十一种,但均散佚,仅《礼记·月令》《管子》存世。
总结
阴阳家著作以邹衍为核心,融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形成独特理论体系。其核心文献多为后世典籍所引用,现存作品多为摘录或注疏。需注意,《周易》虽涉及阴阳概念,但系统化理论属《易传》,不直接归为阴阳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