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热带雨林
-
分布与面积
占全岛面积60%以上,是海南最具特色和生态价值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全岛中部山区及低地雨林区域。
-
典型物种
-
特有物种 :海南黄花树、大花鹿角藤、中华水乳头等。
-
常见物种 :榕树、椰子、香蕉、火龙果等热带果树,以及绿牡丹、桂花等。
-
二、红树林(海上森林)
-
生态功能 :防风固沙、促淤保滩,与珊瑚礁、海岛构成近海“三大自然生态系统”。
-
典型分布 :沿海滩涂及河口地区,如三亚亚龙湾、呀诺达雨林周边。
三、稀树草原
-
形成原因 :热带雨林被砍伐后,季风气候下形成的次生植被,主要分布于海南岛西部台地(约170平方公里)。
-
现状 :大部分被农业占用,仅存少量于大田坡鹿保护区等。
四、低地雨林
- 分布与海拔 :中部山区海拔800米以下,代表种有青梅、坡垒、荔枝、母生等。
五、山地雨林
- 分布与海拔 :700-1300米海拔,主要树种为陆均松、鸡毛松、海南紫荆木等。
六、其他类型
-
热带针叶林 :非常稀少,分布于霸王岭等区域,优势树种为南亚松。
-
热带落叶季雨林 :海拔300米左右,树干多刺,适应干旱环境。
总结
海南岛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覆盖面积最广,其次是红树林和稀树草原。不同植被类型共同构成复杂生态体系,支持丰富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