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全国护肝日,旨在呼吁公众重视肝脏健康,通过科学护肝、预防肝病、改善生活方式降低肝脏疾病风险。肝脏作为人体代谢与解毒的核心器官,其健康直接影响整体免疫力与生命质量,戒酒限脂、规律作息、定期筛查是护肝关键。
肝脏功能与常见损伤
肝脏承担代谢毒素、合成蛋白质、分泌胆汁等500多种功能。长期酗酒、高脂饮食、药物滥用及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是主要致病因素。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
日常护肝四大准则
- 饮食控脂减负:减少油炸食品、反式脂肪酸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西兰花)和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
- 戒酒与慎用药物:酒精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细胞,非医嘱药物可能增加肝脏解毒负担。
- 规律作息与运动:熬夜影响肝血循环,每周150分钟中低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脂肪肝。
- 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肥胖者、糖尿病患者、肝炎病毒携带者需每年检查肝功能、肝脏B超及甲胎蛋白指标。
护肝误区需警惕
“保肝保健品”不能替代医学治疗;轻度脂肪肝可通过生活方式逆转,但需持续干预;饮酒后护肝药仅缓解症状,无法阻止肝损伤。
肝脏健康需要长期科学管理。3月18日护肝日不仅是健康提醒,更应转化为日常行动——从调整一餐一饮开始,结合体检与预防,降低肝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