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和广西人关系密切,素有“两广一家亲”的传统。两地地缘相连、文化同源,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经济协作与人员往来频繁,尤其在粤西与桂东地区,民间互动如婚嫁互通、节庆走亲等尤为紧密。尽管存在经济差距,但合作共赢始终是主流,近年更在产业、交通、民生等领域深化协作,展现出“同饮一江水”的深厚情谊。
-
历史渊源与地缘纽带
广东与广西同属岭南文化圈,秦汉时期同属南越国,宋代以广信县为界分设广南东路与西路,奠定了“两广”名称的由来。西江作为天然纽带,贯通两省并直通港澳,推动物流、人流交织。粤西的茂名、湛江与桂东的梧州、玉林等地,方言(粤语)、饮食(白切鸡、米粉)和节庆习俗高度相似,民间长期保持“大年初二走亲戚”的传统。. 经济协作与人口流动
广西常年有近700万人在粤务工,占广东外来人口首位,形成“你中有我”的依存关系。广东企业如比亚迪、卓能等落户广西,打造“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市场”模式;农业合作上,广西300多个“粤港澳菜篮子基地”供应优质农产品,2024年粤桂消费帮扶签约超35亿元。高铁3小时交通圈更让“早茶在广州、晚餐在南宁”成为日常。 -
文化认同与社会融合
两省共同传承舞狮、粤剧等岭南文化,广西的壮族三月三等民俗亦融入多元特色。在异地他乡,两广人常因语言相通倍感亲切,部分广东房东甚至优先租户给会粤语的广西人。尽管广西内部方言多样(如壮话、桂柳官话),但粤语人群占比近半,成为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 -
政策推动与未来展望
粤桂连续8年高层互访,2024年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共建“10铁15高”交通网,并探索AI、数字经济等新赛道协作。民生领域,“点对点”送工专列、职教联盟等举措,每年助力数十万广西劳动力在粤稳定就业。
从民间情谊到战略合作,两广正以互补优势共赴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历史积淀还是现代协作,“一家亲”的底色始终未变,未来合作潜力仍待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