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债务严重,主要源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投资规模过大以及债务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如下:
- 产业结构不合理:柳州以传统工业为主,汽车、冶金、机械等支柱产业在经济中占比较大。近年来,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增长乏力。汽车产业受市场环境、技术变革等因素影响,产量和产值下滑,影响了财政收入。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未能有效补充经济增长动力,导致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债务偿还能力受限。
- 财政收入增长乏力:除了产业问题,柳州财政收入还受其他因素制约。经济增速放缓使企业经营困难,税收减少。2022 年,柳州市企业所得税收入下降明显,税收收入按自然口径同比下降 16%。疫情等因素也对财政收入造成冲击,影响了政府偿债资金来源。
- 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土地出让收入是柳州市政府资金重要来源。但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趋冷,柳州市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2022 年,土地出让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 21.84%,土地成交溢价率逐年下降,2023 年 1 - 3 月,土地市场需求端无明显改善。土地收入减少,削弱了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增加了债务压力。
- 投资规模过大:“十三五” 规划期间,柳州固定投资规模大幅增长,总规模近 1.5 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超 10%。大规模投资虽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但部分项目投资未转化为收益,资金沉淀严重,导致债务积累。例如,轻轨项目未批先建,截至 2022 年 3 月已投资 99.39 亿元,却仅获 18.22 亿元政府补贴,资金回收前景不明。
- 债务管理不善:柳州债务管理存在问题,债务结构不合理,短期债务占比较高。截至 2023 年 3 月 30 日,以债券默认行权计算,柳州城投将有 428.87 亿元城投债务到期偿还,其中 6 个月内到期规模为 226.34 亿元,占存量债券规模的 26.92%。短期偿债压力大,增加了债务违约风险。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债券和非标融资,也增加了融资成本和债务风险。
柳州债务严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缓解债务压力,需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减少对土地财政依赖、合理规划投资以及加强债务管理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