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流墟位于广东省阳春市合水镇,具体位置在高流河两岸,以横跨高流河的大桥为中心,沿高流河与道路向四面延伸,呈 “十” 字形。** 以下是关于高流墟的详细介绍:
- 历史渊源:高流墟原名 “高僚墟”,据明万历 16 年阳春县记载,截至 2024 年已有 400 多年历史,其开创可追溯到公元 558 年的岭南圣母冼夫人和阳春太守冯仆,原为高凉俚僚人的野集,用于交流阳春郡境生产的铜、铁、竹、木器具。
- 地理环境:高流河是漠阳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合水镇东南部五点梅峰西南山谷,河长 17.7 公里,从东向西流入漠阳江。高流河两岸经长年流沙淤积,形成广漠的大沙滩,高流墟就开设在这样的河滩之上,一桥横架南北,交通较为便利。
- 集市范围:“高流河墟” 以高流河桥上下各 500 米为中心的河滩上,各个摊档摆满了各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这里的集市范围东起河塘村、西至高流河景观水坝、南起高流河美食商业街、北至高流河大桥,东西南北跨度较大,能够容纳众多的商家和游客。
- 墟期特色:高流墟每年只有农历五月初四一天的墟期,每到这一天,邻县的新兴、罗定、云浮、阳江、恩平及珠三角港澳台等地的赶集者云集于此,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现场各种竹木制的椅凳、箩筐以及手掌大小的竹器小件琳琅满目,除了竹木工艺品,还有特色农副产品等也在此交易。
- 文化价值:2009 年,高流河墟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价值,被誉为 “岭南第一墟”,是阳春及岭南地区繁荣发展的见证,如今已升级为融合农文旅体的品牌活动,成为当地文旅名片。
高流墟作为阳春市合水镇的重要文化地标和商业聚集地,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作用,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商家前来,是了解阳春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重要窗口。